
香港中文大學生化科學是研究生物體內化學成分和化學過程之本質的學科。生化科學的獨特之處在于,它強調以綜合的、跨學科的研究方法來解開生命之謎。這些年來,生化科學已經發(fā)展成為理解生物醫(yī)學現象所需的基礎背景知識。生物化學與臨床醫(yī)學的緊密聯系以外,隨著生物技術和基因技術的出現,生化科學也已在農業(yè)、轉基因行業(yè)、以及藥用和診斷傳感器生產行業(yè)中得到新的應用。 香港中文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致力于為學生提供研究生階段最高水準的生物化學課程內容,學生在畢業(yè)時將具備批判性思維,積極負責的態(tài)度,及有效的溝通技巧。同時,學生還將獲得生化研究領域的專門訓練,從而掌握最新的生化技術,并在生物化學領域打下扎實的知識基礎。香港中文大學生物化學及生物醫(yī)學科學理學碩士項目的培養(yǎng)目的如下:增強和更新學生在生物化學和生物醫(yī)學領域的知識;為學生提供生物化學和生物醫(yī)學方面頂尖技術與前沿研究方法的全面訓練;培養(yǎng)學生研究、分析、創(chuàng)新思維的能力和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香港中文大學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理學碩士課程主要講習醫(yī)學人群研究理論和方法以及循證醫(yī)學知識和技能,旨在為學生提供各種臨床和衛(wèi)生人群應用型研究設計、實施和分析的全面培訓,并教授學生如何解讀和評估醫(yī)學文獻,以及循證決策理論和方法。通過碩士論文,學生也將學習如何準備科研標書和論文發(fā)表。學生完成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理學碩士課程后,應能夠運用各種定量醫(yī)學研究方法(包括臨床試驗、病例對照研究、隊列研究和系統綜述等),嚴謹有效地進行應用型醫(yī)學研究,具備較高的解讀和評估醫(yī)學文獻的能力,并掌握循證醫(yī)學決策知識和方法,提高醫(yī)學實踐和決策的質量。
香港中文大學基因組和生物信息學理學碩士課程旨在:豐富藥學、理學和工學學科背景的學生基因組和生物信息學方面的知識;培養(yǎng)學生批判性評價基因組學與生物信息學領域學術科研工作的能力,為學生提供進行基因組學與生物信息學領域課題研究的實踐機會,使學生能將所學基因組和生物信息學知識應用于生物學或生物醫(yī)學相關的實際工作中。
| 排名 | 學校 | 專業(yè)(major) |
|---|---|---|
| 1 | 哈佛大學 | 生命科學 |
| 2 | 劍橋大學 | 生命科學 |
| 3 | 麻省理工學院 | 生命科學 |
| 4 | 牛津大學 | 生命科學 |
| 5 | 斯坦福大學 | 生命科學 |
| 6 | 加州理工學院 | 生命科學 |
| 7 | 耶魯大學 | 生命科學 |
| 8 | 普林斯頓大學 | 生命科學 |
| 9 |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 生命科學 |
| 10 |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 生命科學 |
| 11 | 清華大學 | 生命科學 |
| 12 | 哥倫比亞大學 | 生命科學 |
| 13 |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 | 生命科學 |
| 14 | 帝國理工學院 | 生命科學 |
| 15 | 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 | 生命科學 |
| 16 | 華盛頓大學 | 生命科學 |
| 17 | 芝加哥大學 | 生命科學 |
| 18 | 北京大學 | 生命科學 |
| 19 | 康奈爾大學 | 生命科學 |
| 20 | 瓦格寧根大學 | 生命科學 |
| 21 | 賓夕法尼亞大學 | 生命科學 |
| 22 | 倫敦大學學院 | 生命科學 |
| 23 | 新加坡國立大學 | 生命科學 |
| 24 |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 生命科學 |
| 24 | 多倫多大學 | 生命科學 |
| 26 | 杜克大學 | 生命科學 |
| 27 | 海德堡大學 | 生命科學 |
| 28 |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 | 生命科學 |
| 29 | 愛丁堡大學 | 生命科學 |
| 30 | 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 | 生命科學 |
| 31 | 卡羅林斯卡學院 | 生命科學 |
| 32 | 昆士蘭大學 | 生命科學 |
| 33 |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 | 生命科學 |
| 33 | 慕尼黑大學 | 生命科學 |
| 35 | 慕尼黑工業(yè)大學 | 生命科學 |
| 36 | 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 | 生命科學 |
| 37 | 墨爾本大學 | 生命科學 |
| 38 | 東京大學 | 生命科學 |
| 39 | 倫敦大學國王學院 | 生命科學 |
| 40 | 紐約大學 | 生命科學 |
| 41 | 香港大學 | 生命科學 |
| 42 | 復旦大學 | 生命科學 |
| 43 | 哥廷根大學 | 生命科學 |
| 43 | 京都大學 | 生命科學 |
| 45 | 洛桑聯邦理工學院 | 生命科學 |
| 46 | 悉尼大學 | 生命科學 |
| 47 | 根特大學 | 生命科學 |
| 47 | 南洋理工大學 | 生命科學 |
| 49 | 麥吉爾大學 | 生命科學 |
| 49 | 西北大學 | 生命科學 |
| 49 | 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 | 生命科學 |
| 52 | 烏普薩拉大學 | 生命科學 |
| 53 | 巴黎文理研究大學 | 生命科學 |
| 54 | 莫納什大學 | 生命科學 |
| 55 | 魯汶大學(荷語區(qū)) | 生命科學 |
| 56 | 法國索邦大學 | 生命科學 |
| 57 | 柏林洪堡大學 | 生命科學 |
| 57 | 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 | 生命科學 |
| 57 | 蒂賓根大學 | 生命科學 |
| 60 |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 | 生命科學 |
| 61 | 曼徹斯特大學 | 生命科學 |
| 62 | 弗萊堡大學 | 生命科學 |
| 63 | 烏得勒支大學 | 生命科學 |
| 64 | 浙江大學 | 生命科學 |
| 65 | 蘇黎世大學 | 生命科學 |
| 66 | 埃默里大學 | 生命科學 |
| 67 | 上海交通大學 | 生命科學 |
| 68 | 首爾大學 | 生命科學 |
| 69 | 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 | 生命科學 |
| 69 | 明尼蘇達大學 | 生命科學 |
| 71 | 巴黎薩克雷大學 | 生命科學 |
| 71 | 范德堡大學 | 生命科學 |
| 73 | 加州大學圣塔芭芭拉分校 | 生命科學 |
| 74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生命科學 |
| 75 | 波士頓大學 | 生命科學 |
| 76 | 柏林自由大學 | 生命科學 |
| 76 | 赫爾辛基大學 | 生命科學 |
| 78 | 馬薩諸塞大學 | 生命科學 |
| 79 | 巴塞爾大學 | 生命科學 |
| 80 | 韓國浦項工科大學 | 生命科學 |
| 81 | 西澳大學 | 生命科學 |
| 82 | 格羅寧根大學 | 生命科學 |
| 83 | 巴黎理工學院 | 生命科學 |
| 83 | 瑞典隆德大學 | 生命科學 |
| 83 | 斯德哥爾摩大學 | 生命科學 |
| 86 | 奧爾胡斯大學 | 生命科學 |
| 86 | 波恩大學 | 生命科學 |
| 88 | 格拉斯哥大學 | 生命科學 |
| 88 | 南加州大學 | 生命科學 |
| 90 | 布里斯托大學 | 生命科學 |
| 90 | 佛羅里達大學 | 生命科學 |
| 92 | 香港中文大學 | 生命科學 |
| 93 | 新南威爾士大學 | 生命科學 |
| 94 | 維也納大學 | 生命科學 |
| 95 | 鄧迪大學 | 生命科學 |
| 95 | 維爾茨堡大學 | 生命科學 |
| 97 | 都柏林圣三一學院 | 生命科學 |
| 98 | 洛桑大學 | 生命科學 |
| 98 | 密歇根州立大學 | 生命科學 |
| 100 | 加州大學圣克魯茲分校 | 生命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