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里蘭大學學院公園分校化學物理專業(yè)是由馬里蘭大學物理系、化學與生物化學系、數(shù)學系、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大氣與海洋科學系等多個科系聯(lián)合開設(shè)的交叉學科項目。該專業(yè)研究生招收MS與PhD學生,要求學生本科化學、物理或工程等專業(yè)畢業(yè),其它專業(yè)擁有足夠的微積分、微分方程或矢量代數(shù)等知識同樣可以申請。該專業(yè)要求學生遞交GRE與GRE化學、物理或生物成績,無最低分數(shù)要求。
馬里蘭大學學院公園分校天文系研究生招收MS與PhD學生,要求學生提供GRE和GRE物理成績,但均無最低分數(shù)要求。
馬里蘭大學學院公園分校物理系研究生只招收PhD學生,要求學生遞交GRE和GRE物理成績,均無最低分數(shù)要求。該系錄取學生的平均GRE物理成績?yōu)?25分。該系多數(shù)學生均可以獲得一定額度和一定形式的獎學金資助,研一新生主要以TA為主。
| 排名 | 學校 | 專業(yè)(major) |
|---|---|---|
| 1 | 麻省理工學院 | 物理學和天文學 |
| 2 | 斯坦福大學 | 物理學和天文學 |
| 3 | 哈佛大學 | 物理學和天文學 |
| 4 | 劍橋大學 | 物理學和天文學 |
| 5 | 牛津大學 | 物理學和天文學 |
| 6 |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 物理學和天文學 |
| 7 | 加州理工學院 | 物理學和天文學 |
| 8 | 普林斯頓大學 | 物理學和天文學 |
| 9 | 蘇黎世聯(lián)邦工業(yè)大學 | 物理學和天文學 |
| 10 | 東京大學 | 物理學和天文學 |
| 11 | 帝國理工學院 | 物理學和天文學 |
| 12 | 芝加哥大學 | 物理學和天文學 |
| 13 | 耶魯大學 | 物理學和天文學 |
| 14 | 哥倫比亞大學 | 物理學和天文學 |
| 15 | 洛桑聯(lián)邦理工學院 | 物理學和天文學 |
| 15 | 清華大學 | 物理學和天文學 |
| 17 | 慕尼黑工業(yè)大學 | 物理學和天文學 |
| 18 | 北京大學 | 物理學和天文學 |
| 19 |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 物理學和天文學 |
| 19 | 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 | 物理學和天文學 |
| 21 | 多倫多大學 | 物理學和天文學 |
| 22 | 德國慕尼黑大學 | 物理學和天文學 |
| 22 | 康奈爾大學 | 物理學和天文學 |
| 24 | 新加坡國立大學 | 物理學和天文學 |
| 25 | 京都大學 | 物理學和天文學 |
| 25 | 加州大學圣塔芭芭拉分校 | 物理學和天文學 |
| 27 | 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 | 物理學和天文學 |
| 28 | 倫敦大學學院 | 物理學和天文學 |
| 28 | 海德堡大學 | 物理學和天文學 |
| 30 | 馬里蘭大學帕克分校 | 物理學和天文學 |
| 31 | 南洋理工大學 | 物理學和天文學 |
| 31 | 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 | 物理學和天文學 |
| 33 | 莫斯科國立大學 | 物理學和天文學 |
| 34 | 東京工業(yè)大學 | 物理學和天文學 |
| 35 | 羅馬大學 | 物理學和天文學 |
| 36 | 首爾國立大學 | 物理學和天文學 |
| 37 | 巴黎綜合理工大學 | 物理學和天文學 |
| 37 | 巴黎文理研究大學 | 物理學和天文學 |
| 37 | 曼徹斯特大學 | 物理學和天文學 |
| 40 | 愛丁堡大學 | 物理學和天文學 |
| 41 | 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 | 物理學和天文學 |
| 42 | 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 | 物理學和天文學 |
| 42 | 代爾夫特理工大學 | 物理學和天文學 |
| 42 | 索邦大學 | 物理學和天文學 |
| 45 |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 | 物理學和天文學 |
| 46 | 日本東北大學 | 物理學和天文學 |
| 47 | 香港科技大學 | 物理學和天文學 |
| 48 | 上海交通大學 | 物理學和天文學 |
| 48 | 麥吉爾大學 | 物理學和天文學 |
| 50 | 大阪大學 | 物理學和天文學 |
| 50 | 阿姆斯特丹大學 | 物理學和天文學 |
| 50 | 卡內(nèi)基梅隆大學 | 物理學和天文學 |
| 50 | 亞琛工業(yè)大學 | 物理學和天文學 |
| 50 | 賓夕法尼亞大學 | 物理學和天文學 |